前往主要內容
工商時報LOGO

10/18盤中焦點股 重點摘要

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!

今(10/18)日熱門焦點股如下:

(1)航運股跳水 台股月線承壓 聚焦內需股

受到遠洋航線運價全面下挫衝擊,航運股今(18)日持續測底,航運指數摜破200點大關,盤中一度重挫逾7%,電子在平盤附近震盪,致加權指數面臨月線上檔壓力,所幸金融、紡纖、化工、電線電纜股等逆勢挺升,帶動加權指數在平盤附近整理。法人看好五倍券等內需題材股及油價上漲受惠的塑化股等。

台新投顧《台股領航 雪亮觀點》指出,台積電等重量級企業財報表現亮眼,消除部分市場疑慮,然而美聯準會(FED)縮減購債及通膨疑慮影響猶在,加上指數仍然面臨月線、季線及半年線等三條均線反壓,後續除持續追蹤美股財報表現外,短線先觀察加權指數月線能否重新站回。

台新投顧認為,美國將進入節慶旺季,零售商補庫存需求強,高貨運需求將持續至今年第四季,加上美西塞港短期內難以緩解,近來運價出現回挫的雜音,但預期高運價將持續至明年第一季。

此外,振興五倍券上路,看好餐飲旅遊產業,估計旅館業今年第四季會有較明顯復甦動能,可留意內需股。台塑四寶前三季獲利達1,949.33億元,年增逾五倍,且除台化以外,其他三寶營運展望樂觀,相關族群可望受惠。

(工商時報 呂淑美)

(2)LME鎳價大漲 不銹鋼市Q4硬啦

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基本金屬期貨上周五全數大漲,其中,鎳價勁揚至每噸2萬美元之上高檔。隨著鎳價續漲,有利逐步提振買氣,助益不銹鋼廠第四季營運續旺。

上周五(15日)LME基本金屬全部收漲,其中銅價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,也帶動基本金屬價格全數上漲。

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期銅收漲297美元,成為每公噸10281美元;期鎳上漲726美元,達每公噸20,020美元,回到高檔。

上月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鎳價震盪,回落至每噸約1.9萬美元;不銹鋼上游大廠燁聯(9957)10月不銹鋼板材盤價仍再度大漲,內銷部分,304系每公噸調漲7,000元、430調漲4,000元、316L為平盤。外銷方面,304系大漲200~250美元,430系每噸漲50~100美元。

燁聯率先開出的10月不銹鋼盤價逆勢大漲,高於市場預期,主要是受到大陸能耗雙控,祭出限電限產影響,導致合金鐵原料價格暴漲,加上大陸和印尼青山不銹鋼廠的熱軋產品價格每公噸大漲超過300美元,燁聯亦隨勢大漲。

繼燁聯10月開盤大漲後,另一板類大廠唐榮(2035)亦開漲,但漲幅低於燁聯。唐榮10月不銹鋼內銷熱冷軋每噸漲4500元,316L附價為平盤。外銷每噸漲160~250美元。

鎳價今年以來持續向上,燁聯4月至7月已連四個月調漲內銷不銹鋼盤價,且累計每公噸漲幅高達2萬3,500元。燁聯9月不鏽鋼板材價格開平高盤,內銷部分,304產品全面平盤,中止連四個月漲價,以力挺國內客戶;外銷部分則依不同品項及地區,分別調漲每公噸80~180美元。

雖主要原料期鎳價近期下壓,但印尼青山不銹鋼價近期仍上漲,燁聯跟進市場趨勢,10月內外銷盤價再度大漲;其中,內銷主力產品304系每公噸調漲7,000元,外銷方面,304系大漲200~250美元。

隨著鎳價上漲,可望帶動本季不銹鋼鋼市持續熱絡,允強(2034)、彰源(2030)、運錩(2069)等業者9月營收仍在高檔水準。隨著上游燁聯10月不銹鋼板材盤價大漲,相關業者也需調漲報價因應。

(  時報資訊 沈培華)

(3) 盤中焦點股

1.第一銅(2009):美國鋁業狂飆15%,盤初股價一度衝上52.4元,觸及季線。

2.華紙(1905):能耗雙控限產等風險急升,大陸紙廠頻頻發出漲價函,推升盤初股價觸及月線,一度漲近5%。

3.車王電(1533):積極拓廠搶攻電動巴士商機,上周五獲外資轉買超,晨盤放量急拉漲停鎖死,5日線、月線一次到位。

4.江申(1525):電動車題材催油門,股價漲逾2.5%,衝過月線。

5.怡利電(2497):獲外資連5日買超,激勵晨盤股價漲逾3.5%。

6.藍天(2362):出售三重總部大樓,Q4挹注EPS1.5元,早盤觸及漲停,創波段新高。

7.技嘉(2376):Q4業績有望維持高檔、比特幣飆破6萬美元,早盤價量俱揚、漲逾3%。

8.撼訊(6150):比特幣創高沾光,外資連4日買超,早盤續漲逾7%。

9.台新金(2887):傳有意買下花旗個金業務,早盤放量漲逾2.5%。

10.亞翔(6139):手握力積電擴產大單,多方續攻早盤再漲3%,今早來到29.5元高檔壓力區。

11.鴻海(2317):科技日今登場,外界引領而望,走高約1%,穩在110元大關。

12.AES-KY(6781):Q3營運搶眼,三大法人齊偏多,早盤再創新天價。

13.味全(1201):9月營收持續成長,外資3日合計買超近1500張,多方步伐穩健,逼近前高價位。

14.愛山林(2540):房市熱潮,挾代售、建設雙引擎加持營運,早盤續漲突破86元,呈現強勢格局。

15.台開(2841):退票列全額交割及分盤集合競價,慘鎖跌停。

16.晶宏(3141):雙引擎熱,今年獲利拚翻倍,早盤上攻漲逾3%。

17.界霖(5285):導線架需求強,衝刺出貨,股價走揚漲近4%。

18.聯發科(2454):明年H1新機齊發,吞5G大補丸,晨盤上揚近2%,重返5日線。

19.泰豐(2102):中壢土地開發案重新啟動,加上油價續揚,早盤強漲逾7%。

20.台橡(2103):油價走高,塑化報價漲聲響起,股價力漲逾4.5%。

21.裕民(2606):BDI指數續挫,外資連3日賣超,晨盤重摔跌逾7%。

22.陽明(2609):取得續租21700只貨櫃使用權資產,惟外資中止連3日買超,早盤下挫逾6.5%。

23.宏達電(2498):新品助陣,今年營收拚雙位數成長,晨盤強彈6%,一舉攻克月季線、觸及半年線。

24.泰福-KY(6541):藥證傳捷報,加拿大核准上市,激勵開盤跳空鎖漲停,收復月線。

25.耀登(3138):業外進補,Q3獲利衝新高,晨盤帶量奔漲停,月線到手。

26.大江(8436):獲美藥證,營運大進補,今急拉大漲逾半根停板,挺進月線。

27.台嘉碩(3221):結盟AKTS,搶食5G、車用、工控及衛星通信大餅,今帶量彈漲5%,攻克月線、挑戰30元。

(時報資訊 李慧蘭)

(4)聯發科強登5日線 今年營收上看4,500億元

聯發科(2454)第三季營收達陣財測中高標、也創下歷史新高,聯發科也預計在下周二(26日)舉辦法人說明會,聯發科目前已經看好全年營收將成長逾45%,明年也將在5G滲透率持續快速成長下,大陸小米、OPPO、Vivo等品牌大廠已規畫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新機,聯發科(2454)也將順勢受惠,今開高走高、上漲逾1.5%,站回5日線。

聯發科第三季合併營收寫下歷史新高,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更達到3647.61億元,相較去年大幅成長61.6%。法人樂觀看好,聯發科今年全年合併營收有望突破4500億元關卡,年成長幅度有機會超越45%,且全年獲利將挑戰賺進六個股本。

隨著5G在全球的快速布建,5G智慧機滲透率明年成長性可能更勝今年,大陸小米、OPPO、Vivo等品牌大廠已規畫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新機,由於上述品牌皆為聯發科重要合作夥伴,在5G智慧機大量出貨下,聯發科理當受惠,且5G屬於高毛利率產品,對於毛利率、獲利也將提供有利支撐。

聯發科預計在10月26日舉辦法人說明會,將由副董暨執行長蔡力行以及財務長顧大為擔任主講人,屆時將公布第三季財務表現,也會第四季營運展望、5G產品發展布局做出更詳盡說明。

( 時報資訊 王逸芯)

(5)比特幣衝破6萬美元 4檔挖礦概念股突圍

美國首檔比特幣期貨ETF「ProShares比特幣ETF」最快將於本周掛牌,寫下加密貨幣「新里程碑」,也帶動沉寂數月的比特幣15日突破6萬美元大關,18日更已上漲1.45%,突破6.2萬美元,歷史天價6.4萬美元近在咫尺。激勵台股板卡族群華擎(3515)、撼訊(6150)亮燈攻漲停,青雲(5386)、麗臺(2465)也勁揚逾8%,全球再掀「挖礦狂潮」。

觀察台股「挖礦概念股」,華擎股價18日量價齊揚、亮燈漲停,投信於15日睽違五日首度買超便大舉敲進200張,三大法人連三日買超971張。

至於股性活潑、與比特幣連動性高的撼訊,股價近期連五漲、已站穩所有均線之上,18日跳空突破8月9日黑K低點157.5元,壓力突破轉支撐,外資也撐腰連四日敲進2,650張,成超強後盾。

比特幣價格已逼近歷史天價6.4萬美元,近期是否有望突破將成關鍵,「挖礦概念股」後續走勢須關注比特幣價格發展。

此外,法人也點出,持續飆升的電價,也將造成「挖礦」成本增加。板卡廠9月營收表現「紅不讓」,包括技嘉、撼訊、青雲、麗臺、微星9月營收全面年月雙增,在虛擬貨幣價格大幅回升下,顯卡市場需求可望回溫。

(工商時報 鄭郁平)

(6)納智捷、中華汽車 將成為MIH首發客戶

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18日出席鴻海科技日時宣布,裕隆集團的「納智捷」及「中華」品牌將是鴻華先進產品平台的首發客戶。

嚴陳莉蓮18日在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介紹下,搭乘鴻華先進MIH平台打造的Model C電動車出場。納智捷將是這款Model C電動車首家採用的汽車品牌,預計2023年底會量產上市,劉揚偉透露,這款Model C未來量產後的售價將會是「兩位數」(百萬元以內)。

嚴陳莉蓮在致詞中指出,裕隆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公司,短短一年時間就端出成果,這是台灣汽車數十年自主研發能量展現,也讓人充分見識「鴻海速度」。她表示,不只是速度,今天可以看到產品更是充滿科技感與先進性,令人驚豔。相信未來在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過程中,鴻華先進一定可以大展身手,並帶動台灣汽車產業鏈的轉型升級。

嚴陳莉蓮指出,裕隆集團的納智捷及中華品牌將是鴻華先進產品平台的首發客戶。裕隆集團的自主品牌電動車將結合鴻海集團的資源再出發,為市場提供嶄新的移動體驗,請大家拭目以待!

( 工商時報 陳信榮 )

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

返回頁首
LOADING

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。請點撃框外背景,或右側關閉按鈕(X),即可回到網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