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蘭: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 2019.12.10 專門研究臉書和推特成癮的瑞奇蒙大學神經科學家金斯利(Craig Kinsley)說得好:「花時間上社交網站就好像吃一頓棉花糖大餐,吃了半天沒有吃到任何實質的東西,吃太多反而會使你生病。」
施振榮:王道量子領導力 2019.12.03 在我創業後,信奉人性本善,希望在宏碁這個舞台上讓所有同仁發揮潛能,採取分散式的管理模式,儘量授權,也因此每一個人才經驗得以快速累積,成就感也高,最後也帶動企業的快速成長,更訓練許多可以獨當一面的領袖人才持續貢獻社會。
陳東升:面對社會不正義的貧窮經濟 2019.10.16 我自己閱讀《窮人的經濟學》這本書得到許多啟發,特別是它讓我見識到,知識竟然可以用這種操作模式來解決社會上的實際問題,更難能可貴的,這樣的經驗可以透過學術研究有系統地累積下來,作為未來進一步突破的基礎...
洪蘭:21世紀進入腦力時代 2019.10.09 現代科技這麼發達,要背的東西可以交給電腦去記,人腦應該釋放出來組織和整理。記憶固然重要,但是思考此記憶更重要,只有打破死背標準答案的迷思,台灣孩子的痛苦才可以解?
洪雪珍:最大幸福來自滿足人生 2019.08.20 人生沒有完美,只有體驗。體驗不會只有一種味道,而是酸甜苦辣一樣不缺;缺了酸、苦與辣,甜就提不了味、吃不出好味道。不要說生活如此,工作亦是。美國在二○○五年做調查發現,超過半數的上班族都不滿意工作,原因出在哪裡?
謝文憲:人生是拜託來的 2019.08.19 念高中以前,我不是個口才便給的人,在需要拜託別人之前,我總是想自己把事攬下來。當然,好處是:發現自己有許多潛能,但缺點是:自己累得要死,同學們卻沒有參與感,吃力又不討好,加上自己玻璃心作祟,內心戲上演,經常陷入內外交迫的窘境。大學時期參選全校最大系的系學會會長,是一個轉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