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韓10月出口連11月衰退 跌幅近4年之最

由於對中國的出口持續放緩,以及受電腦晶片價格大跌影響,南韓10月出口連續第11個月衰退,且跌幅創下近4年新高。
南韓10月出口年減14.7%,較9月的年減11.7%進一步下滑,創下2016年1月以來最大跌幅,並較市場預期的年減13.8%更為惡化。
南韓10月半導體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暴跌32.1%,以及10月對中國的總外銷金額大減16.9%,均重創南韓出口表現。
10月進口額年減14.6%,低於市場預估的年減13.2%。10月貿易收支為順差53.9億美元,較9月順差59.8億美元縮水。
經濟學家表示,如此疲弱的數據證實,在全球經濟成長減速及美中貿易戰未獲解決之際,南韓的復甦要站穩腳步還需要一些時間。
10月貿易數據亦不利於南韓第四季和全年經濟成長表現,除非出口出現強勁反彈,否則該國全年經濟成長率恐將無法保住2字頭的心理重要關卡。
( 時報資訊 柯婉琇)
新出口訂單轉衰,南韓10月製造業連6月萎縮
因全球需求降溫和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帶來衝擊,在新出口訂單再度轉弱下,南韓10月製造業活動連續第6個月呈現萎縮,不過衰退力道有所減緩。
Nikkei/Markit南韓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為48.4,略高於9月的48.0,但仍是連續第6個月低於50榮枯分界點。
新訂單分項指數雖仍呈現萎縮,但跌勢略有減緩。新出口訂單指數與9月相比再度由盛轉衰,在過去15個月內,該指數14次跌破50。
負責調查報告的財經數據服務公司IHS Markit指出,南韓對日本、中國、台灣和歐洲的外銷減弱。出口大減仍是南韓的致命傷,阻力來自四面八方,包括美中貿易衝突、韓日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,以及歐洲經濟停滯,都對南韓製造業的訂單表現造成重擊。
( 時報資訊 柯婉琇)
延伸閱讀